歡迎訪問誠信海南官方網站 加入收藏設為首頁
當前位置:首頁 > 誠信建設 > 誠信建設

三亞市出臺電子商務領域信用管理制度 將實行經營主體信用分級

來源:三亞市發改委 發布日期:2019-10-10 瀏覽次數: 字體:[大][中][小]關閉本頁

“誠信”二字是興商興業之本。為進一步推進三亞市電子商務領域信用體系建設,褒揚誠信,懲戒失信,提高三亞市電子商務經營主體的市場信用度和競爭力,促進電子商務健康有序發展,近日,三亞市商務局出臺了《三亞市電子商務領域信用管理制度(試行)》(以下簡稱《管理制度》),對電子商務經營主體實施信用約束。

電子商務領域信用管理的對象為從事電子商務經營活動的經營主體,即利用網絡從事商品經營及營利性服務經營、經營信息發布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經濟組織,以及提供網絡交易平臺服務的網站經營者和提供網絡商品交易基礎服務的經營者。《管理制度》明確了在三亞市行政區域內從事電子商務經營活動的經營主體應履行的義務,以及在網絡商品交易活動中的禁止事項。

同時,《管理制度》還建立了三亞市電子商務領域經營主體信用等級評價標準,根據經營主體信用狀況及綜合表現,從高至低分別確定A、B、C、D四個信用等級。對A級經營主體將給予企業貸款貼息、優先申報各項扶持項目、免費培訓等優惠政策,并可考慮列入信用“紅名單”;對D級經營主體將取消各項扶持政策,列入信用“黑名單”,取消當年度相關榮譽稱號,將信用評價結果向“信用三亞”及其注冊所在地信用服務平臺予以推送,并接受社會監督。

《管理制度》的出臺,填補了三亞市在電子商務領域的信用制度空白,同時為引導企業不斷提高誠信水平、塑造更為優化的電子商務營商環境提供了制度保障。

原文如下


三亞市商務局

關于印發《三亞市電子商務領域信用管理制度(試行)》的通知



三商字〔2019〕353 號

局機關各科室,各下屬單位:

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文件精神,推進我市電子商務行業領域信用體系建設,局研究制定了《三亞市電子商務領域信用管理制度(試行)》。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附件:三亞市電子商務領域信用管理制度(試行)



           三亞市商務局

                                2019年9月25號

(此件主動公開)


1

 三亞市電子商務領域信用管理制度

  (試行)


第一條 為進一步推進我市電子商務領域信用體系建設,褒揚誠信,懲戒失信,提高我市電子商務經營主體的市場信用度和競爭力,營造良好市場信用環境,促進電子商務健康有序發展,根據信用體系建設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本制度所稱電子商務是指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絡進行商品交易和服務交易的經營活動。
第三條 本制度所稱電子商務經營主體是指利用網絡從事商品經營及營利性服務(以下所稱商品包括服務)經營、經營信息發布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經濟組織,以及提供網絡交易平臺服務的網站經營者和提供網絡商品交易基礎服務的經營者。凡在三亞市行政區域內從事電子商務經營活動的經營主體,均受本制度的調整和約束。
(一)網絡商品經營者是指通過互聯網(包括通過自建網站或者通過網絡交易平臺)從事商品交易的經營者。
(二)網絡商品交易平臺服務經營者是指為從事網絡商品交易提供交易平臺、經營信息發布平臺等服務的經營者。
(三)網絡商品交易基礎服務經營者是指為網絡商品交易活動提供服務器托管、虛擬空間出租、線路租用、建站服務、域名代理注冊等服務的經營者。
第四條 我市電子商務領域信用管理工作應當遵循依法、客觀、及時、公開、公正的原則。
第五條 三亞市商務局牽頭負責我市行政區域內電子商務的主體培育、監督管理,并組織實施本制度,相關職能部門按照各自職責,通力協作,積極配合,形成合力,做好促進電子商務發展及相關監督管理工作。
第六條 相關部門依照職能為電子商務發展提供公平、公正、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提倡和營造誠信的市場氛圍,保護消費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第七條 網絡商品經營者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一)網上交易的商品或者服務應當符合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法律法規禁止交易的商品或者服務和未取得前置許可的商品或者服務,不得在網上進行交易。
(二)網絡商品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應保證質量。商品質量應符合國家、行業或地方標準的要求。發生質量安全事故時,應第一時間采取措施予以補救,并向三亞市電子商務行業監管部門匯報。
(三)網絡商品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事先在網頁上向消費者說明商品或者服務的名稱、生產者(提供者)、種類、數量、質量、價格、運費、配送方式、配送范圍、支付形式、退換貨方式等主要信息,采取安全保障措施確保交易安全可靠,并按照承諾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發生消費糾紛時,應積極與消費者溝通協調、處理。
(四)網絡商品經營者應當依據消費者提出,自消費者收到商品之日起7日內無條件給予退貨,但下列商品除外:⒈消費者定作的;⒉鮮活易腐的;⒊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計算機軟件等數字化商品;⒋交付的報紙、期刊;⒌其他根據商品性質并經消費者在購買時確認不宜退貨的商品。
(五)提供電子格式合同條款的,應當按照公平原則確定交易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并采用合理和顯著的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與消費者權益有重大關系的條款,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對該條款予以說明。不得做出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或者減輕、免除經營者義務、責任或者排除、限制消費者主要權利的規定。
(六)向消費者出具購貨憑證或者服務單據,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或者商業慣例;征得消費者同意的,可以以電子化形式出具。完整保存在交易過程中產生的購貨憑證或者服務單據,且保存時間不得少于2年。
(七)對收集的消費者信息,負有安全保管、合理使用、限期持有和妥善銷毀義務;不得收集與提供商品和服務無關的信息,不得不正當使用,不得公開、出租、出售。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八)發布的商品和服務交易信息應當真實準確,不得作虛假宣傳和虛假表示。

(九)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義務。

通過自建網絡交易平臺銷售商品的網絡商品經營者還應當履行本制度第九條、第十條規定的義務。
第八條 網絡商品交易平臺服務經營者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一)查驗接受其服務的網絡商品經營者真實身份和依法應當具備的經營資格證明,并建立完善的信息檔案庫。
(二)保存在其平臺上發布的信息或者進行商品交易的相關信息、記錄或者資料,采取相應的技術手段保證上述資料的完整、準確和安全,并在國家有關機關依法查詢時,予以提供;其中,經營者營業執照或者個人真實身份信息記錄保存時間從經營者在網絡交易平臺的登記注銷之日起不少于2年,交易記錄等其他信息記錄備份保存時間從交易完成之日起不少于2年。
(三)發生糾紛時,向有權處理糾紛的機構如實提供相關資料,并協助處理。無法提供相關資料的,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四)對于消費者個人信息,收集前應當獲得明確許可,明確告知使用用途,嚴格按照對客戶的承諾使用客戶信息,并保證客戶隨時了解情況和進行修改。
(五)非經當事人同意,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轉讓、許可使用或者出售其掌握的消費者個人信息、網絡商品經營者名單、交易記錄等涉及用戶隱私或者商業秘密的信息。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六)不得發送垃圾電子郵件,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杜絕垃圾電子郵件的傳播。
(七)在明知用戶通過網絡實施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時,及時采取不予發布、移除侵權內容等必要措施保護知識產權。
(八)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義務。
第九條 網絡商品交易基礎服務經營者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一)建立用戶信息檔案庫,查驗用戶真實身份和依法應當具備的經營資格證明,并依法與用戶簽訂服務合同或者協議,不得為無合法身份的用戶提供服務。
(二)依法記錄用戶上網信息。用戶營業執照或者個人真實身份信息等信息記錄備份保存時間不得少于60日,并在國家有關機關依法查詢時,予以提供。
(三)發生糾紛時,向有權處理糾紛的機構如實提供相關資料,并協助處理。
(四)非經當事人同意,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轉讓、許可使用或出售其掌握的涉及用戶隱私或商業秘密的信息。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五)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義務。
第十條 電子商務經營主體在網絡商品交易活動中,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利用網絡或者其它手段捏造、散布虛假信息、竊取他人交易信息,發布違法廣告或者進行惡意對比、惡意壓價,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等交易行為。
(二)未經許可,將證明商標標識及地理標志標識或他人注冊商標標識通過可見、埋設等方式在互聯網上使用,造成誤導和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有權。
(三)未經許可,擅自使用他人網站特有的網頁設計,造成與他人的網站相混淆。
(四)在網站上偽造、冒用政府及有關行政管理部門電子標識等標志。
(五)在網站上利用文字、圖片、視頻等對企業形象、商品進行虛假宣傳。
(六)以合同格式條款、網上通告、電子信函等方式單方面作出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或者作出減輕、免除其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的規定。
(七)冒用政府機關、社會團體或者他人企業的名義,推廣其商品或者網絡服務,欺騙消費者。
(八)利用網絡植入惡意插件程序,采用彈出式廣告、按鈕式廣告、電子郵件廣告、軟件端廣告、文字鏈接廣告等形式強行發布騷擾網絡廣告。
(九)利用網絡銷售假冒偽劣商品、銷售標簽標識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等規定的商品。
(十)利用網絡打著“產品網絡直銷”、“網上資本運作”等名義,以電子商務為幌子開展網絡傳銷或者為網絡傳銷活動提供平臺、空間、服務器托管等服務。
(十一)在信息的傳遞過程中發送蓄意毀壞、惡意干擾、秘密截取或侵占任何系統數據和信息資料的電腦程序。
(十二)違反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行為。
第十一條 本制度建立我市電子商務領域經營主體信用等級評價標準,根據經營主體信用狀況及綜合表現分別確定A、B、C、D四個信用等級。
第十二條 A級是信用最高的等級,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經營主體,其信用評價等級認定為A級:
(一)守法遵規,誠信經營,最近2年內無違法違規行為,信用承諾和履約能力強,綜合經濟實力雄厚,社會信譽優良,在電子商務運營過程中,網上用戶評價好,無差評、無投訴。
(二)電子商務經營主體誠信守法受到市級以上政府或有關部門表彰。
(三)電子商務經營主體在行業內做出突出貢獻,通過有關媒體或公眾平臺宣傳報道。
(四)其他可以納入信用等級A級的情形。
第十三條 B級是信用中等的等級,符合下列全部情形的經營主體,其信用評價等級認定為B級:
(一)管理規范,守法經營、信用承諾和履約能力一般。
(二)最近2年內無違法違規行為,企業經營基礎穩定。
(三)在電子商務運營過程中,網上用戶中評多,差評在10%以內。
第十四條 C級是信用較低的等級,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經營主體,其信用評價等級認定為C級:
(一)管理不規范,不守法經菅、履約意識和能力差。

(二)社會信譽度低,沒有穩定的生產經營人員。

(三)經營基礎不穩定,在電子商務運營過程中,網上用戶差評在10%-30%以內。

(四)其他應當納入信用等級C級的情形。

第十五條 D級是信用最低的等級,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經營主體,其信用評價等級認定為D級:
(一)以虛假身份從事網絡商品、服務經營活動,出現欺詐消費者的行為,網上用戶差評率超過30%。
(二)應取得未取得營業執照,開設電子商務網站從事網絡經營活動。
(三)隱瞞有關情況或者提供虛假材料申請行政許可,或者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前置許可、批準證明文件。
(四)通過弄虛作假或者隱瞞真實情況,采取虛報冒領等欺騙方式取得項目扶持資金。
(五)銷售侵犯他人注冊商標權的商品。
(六)銷售摻雜、摻假商品,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
(七)制作、發布的網絡廣告含有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內容,欺騙、誤導消費者。
(八)通過虛構交易、刪除不利評價、授意他人發布不真實的利己評價等方式,為自己或他人提升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
(九)通過交易達成后違背事實的惡意評價,將本人經營的商品與他人經營的商品作不真實的對比等方式,損害他人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
(十)發生責任事故,毀滅有關證據,造成嚴重后果。
(十一)一年以內受到2 次以上行政處罰。
(十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受到責令停業、吊銷許可證以及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嚴重行政處罰。
(十三)進行其他嚴重侵害消費者權益、破壞網絡市場公平競爭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違法經營行為。
第十六條 根據不同信用評價等級,由三亞市商務局等相關部門實施聯合獎懲措施。
(一)信用評價等級認定為A級的企業給予企業貸款貼息、優先申報各項扶持項目、免費培訓等優惠政策,并可考慮列入信用“紅名單”。
(二)信用評價等級認定為B級的企業政府將加大扶持力度,優先申報項目,享受企業免費培訓等優惠政策。
(三)信用評價等級認定為C級的企業要及時將信用評價等級較低的主客觀原因分析、全面整改計劃和措施上報三亞市電子商務行業監管部門,并限制其享受各類優惠政策,加大日常檢查頻次。
(四)信用評價等級認定為D級的企業將取消各項扶持政策,列入信用“黑名單”,取消當年度相關榮譽稱號,將信用評價結果向“信用三亞”及其注冊所在地信用服務平臺予以推送,并接受社會監督。
第十七條 信用等級評定結果將在三亞市商務局網站進行公布,以擴大信用企業的社會知名度和公信力。
第十八條 對獲得A等級信用資質的企業,在今后一年里若有重大失信行為的,撤銷其信用資質等級,并給予處罰。
第十九條 市、區商務主管部門將信用評價等級認定為D級的經營者記入監管信用檔案,增加檢查和抽驗頻次等措施,實施重點監管。
第二十條 鼓勵電子商務領域經營者爭進信用等級A級,市、區商務主管部門以合理形式對信用評價等級認定為A級的單位進行褒獎。
第二十一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應當積極配合相關職能部門開展電子商務監督檢查工作,不得拒絕、阻撓、干涉執法人員依法調查取證。
第二十二條 執法人員在執行監督檢查任務時,應當維護網絡商品交易和有關服務經營者的正常經營活動,保護其商業秘密。
第二十三條 相關職能部門在查處網絡商品交易和有關服務違法經營活動時,違法行為人、利害關系人應當如實說明、提供情況,并進行確認。
第二十四條 電子商務經營主體違反本制度規定,由市級以上相關職能部門依照相關法律、法規、規章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五條 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2016 版權所有 海南省誠信企業協會
主管單位 : 海南省營商環境建設廳   承辦單位 :海南省誠信企業協會
瓊ICP備16000354號-1  技術支持 :海南布谷

地址 :海南省海口市金龍路22號深發展大廈1858/1868室
電話 : 0898-68520618  郵箱 : 158180666@qq.com
傳真 :   郵編 : 570100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中年熟女高潮大集合| **aaaaa毛片免费同男同女|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级| 91九色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午夜波多野结衣| 黑人巨大精品大战白人美女|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黄色毛片免费看| 国产在线观看无码免费视频| 色偷偷888欧美精品久久久| 国产一卡二卡四卡免费|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国产| 午夜伦理宅宅235|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看一区| 交换的一天hd中文字幕| 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久| 亚洲国产欧美目韩成人综合|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肥胖| 无码专区狠狠躁躁天天躁| 中文字幕の友人北条麻妃| 天天干免费视频| 亚洲黄色在线看| 欧美成人观看视频在线|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日本精品www色| 久久99亚洲网美利坚合众国| 富二代官网下载在线| juy639黑人教练君岛美绪|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麻豆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 国产又大又粗又猛又爽的视频|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98 | 99久久免费精品国产72精品九九| 国产精品第九页| 高清破外女出血视频|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草莓视频在线观看黄| 四虎1515hh丶com| 适合男士深夜看的小说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