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力做好2018年春運工作,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保障經濟社會平穩運行,國家發改委等九部委日前聯合印發《關于全力做好2018年春運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今年春運期間,公安、交通、鐵路、民航等部門,要對違法違規經營主體、直接責任人和嚴重失信旅客建立信用記錄。各類信用記錄要及時推送至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
《意見》指出,公安、交通運輸部門要對因交通違法違規行為受到行政刑事處罰的道路、水路客運經營主體和駕駛人建立記錄。鐵路運輸企業要依據《鐵路旅客信用記錄管理辦法(試行)》,對查處的具有倒賣車票、制販假票、持偽造或過期無效車票乘車等失信行為的當事人建立記錄。民航部門要推動航空公司和機場,依據《民航旅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辦法(試行)》,對具有嚴重擾亂航空運輸秩序或根據法律法規應予以處罰行為的當事人建立記錄。
《意見》要求開展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專項治理。各地對無失信記錄的客運企業,根據實際情況依法實施“容缺受理”等便利服務措施。對春運工作中受到省部級及以上表彰或通報表揚的單位和個人、本年度服務春運100小時以上的志愿者,根據《關于總結春運信用建設經驗持續優化春運服務的意見》和《關于實施優秀青年志愿者守信聯合激勵 加快推進青年信用體系建設的行動計劃》實施聯合激勵。春運期間,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等部門將聯合開展交通出行領域嚴重失信問題專項治理,通過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梳理形成嚴重失信企業名單,通報各省區市。各地要對本地失信企業下達專項治理通知書,限期整改到位。未按期整改到位的失信企業,將被列入交通出行領域“黑名單”,并通過“信用中國”網站向社會公布,同時實施聯合懲戒。
同時,鼓勵廣大旅客通過手機移動端APP登錄“誠信春運公眾監督平臺”,主動監督身邊的違法違規和不文明行為,點贊好人好事和優良服務,形成全社會監督的信用環境。鼓勵社會信用服務機構、互聯網企業、研究機構等,依法依規搜集整理交通出行領域各類市場主體的信用信息,編制春運信用報告。
《意見》強調,要大力開展誠信服務和文明出行宣傳,號召廣大旅客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做文明春運的守護者。要廣泛宣傳報道受到褒揚的春運服務人員和文明行為,進一步弘揚誠信精神;曝光造成惡劣影響的失信和不文明行為,以及因嚴重失信而受到聯合懲戒的典型案例,進一步增強信用威懾力,推動形成講文明、守誠信的春運環境,在全社會營造誠實守信的濃厚氛圍。
據悉,經相關部門會商預測,2018年春運全國旅客發送量將達到29.8億人次,與上年春運基本持平。其中,道路24.8億人次,下降1.6%;鐵路3.89億人次,增長8.8%;民航6500萬人次,增長10%;水運4600萬人次,增長4%。
(《中國信用》雜志記者 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