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12月4日訊透明的玻璃墻,敞開的店門,琳瑯滿目的農產品擺放柜臺,店內無人看守和收銀。這是設在永興電商扶貧中心的秀英區消費扶貧館,采用無人超市模式,全靠市民游客自覺消費和支付。記者今天從永興電商扶貧中心獲悉,自10月13日開業以來,該館銷售額超過6.6萬元,未出現逃單、漏付、少付等情況。
“我們的消費扶貧館從未上鎖過,目前都是敞開式經營。”永興電商扶貧中心工作人員秦長亮告訴記者,消費扶貧館不設門禁,只在門內上方安裝有監控攝像頭,整個永興電商扶貧中心都是開放式園區,沒有保安看守,消費扶貧館外面的大門只在晚上才拉上卷閘門。“付不付錢,付多少錢,完全靠市民的誠信,但目前為止沒有出現貨品丟失或少付、漏付的情況,說明我們的市民都很自覺地消費和付款。”秦長亮表示,這與永興良好的民風和治安環境有關,加上我市倡議愛心消費扶貧,所以前來消費的市民都自覺按消費扶貧館的標價支付,也彰顯了市民的愛心。
記者在消費扶貧館看到,館門外上方是貧困戶或脫貧戶為自家農產品代言的醒目廣告,館內集中展示有貧困戶(脫貧戶)家的禽畜肉蛋、五谷雜糧等農產品,也有扶貧合作社及扶貧企業生產的永興火山荔枝干、黃皮干、山柚油、火山姜糖等加工產品。貧困戶或脫貧戶家的土雞蛋十分熱銷,柜臺上已無存貨。脫貧戶吳清誠告訴記者,“我家平均每天撿蛋200多枚,放在消費扶貧館的6板180枚雞蛋供不應求,很多市民直接打電話提前預訂才能拿到貨”。
采用無人超市經營模式的消費扶貧館不支持現金支付,每一款產品包裝上均有一個二維碼,市民、游客通過掃描二維碼可以查詢產品的單價、產地等信息,全程通過手機下單購買。“我們也曾查看過監控,發現曾有市民拿出貨品走出店外才發現忘了支付,于是再返回店內完成支付后再離開。”工作人員介紹。
記者了解到,截至12月4日,秀英區消費扶貧館總銷售額超過6.6萬元,未出現一例漏付、少付或拒付的情況;永興扶貧愛心集市從11月13日到12月4日,共舉辦10場扶貧集市活動,銷售額14.27萬元,也未出現漏付和拒付貧困戶或脫貧戶的情況。
“市民的愛心消費和愛心舉動,給廣大貧困戶脫貧致富極大的信心和動力。”永興電商扶貧中心運營負責人萬龍如是說。
三江鎮三江村愛心集市開市
本報12月4日訊(記者曹馬志特約記者梁崇平通訊員王聘釗劉平)3日晚,美蘭區三江鎮三江村委會舉辦“脫貧致富電視夜校”愛心集市活動,10名貧困戶帶著自家種養的農產品來到現場參加愛心集市。
據悉,愛心集市充分利用“脫貧致富電視夜校”聚集效應,發揮幫扶責任人及幫扶單位幫扶作用,助力貧困戶增加收入。團市委、市會展局、美蘭區司法局等幫扶單位以及愛心企業等70余人前來采購。
當晚的愛心集市現場十分熱鬧,貧困戶帶來百香果、蔬菜、木薯、芋頭、雞、鴨、鵝、酸菜等農產品,幫扶單位責任人不僅現場購買,還主動利用微信、微博等方式幫助貧困戶宣傳農產品。“好吃又便宜的新鮮蔬菜快來買啦。”幫扶責任人幫著貧困戶馮柏元吆喝叫賣,不一會馮柏元帶來的蔬菜銷售一空,臉上露出笑容。
“愛心集市幫助我擴寬了銷售渠道,我更有信心擴大種植規模,當晚提供的10多種農產品不一會兒就被一搶而空。”貧困戶韋云敏告訴記者。
據悉,下一步,三江鎮將通過線下購買+線上預定的模式,提供更多優質農產品,幫助貧困戶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增加貧困戶收入,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