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感是擔當,公信力是生命。”面對少數培訓教育機構辦學思想不端正,培訓質量和服務水平不高,收費價格與培訓實效相分離,誠信缺失等現象,10月9日,在北京舉辦的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培訓教育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上,來自全國22個省市民辦培訓教育機構的400多名代表,全體通過了首個中國培訓教育行業“自律誠信公約”。 “依法辦學、誠信辦學、規范辦學……加強安全管理、注重教學質量、提高服務水平,辦學生和家長滿意的教育……培訓機構之間相互尊重,不得進行不正當競爭行為,自覺維護行業秩序……”新當選的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培訓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北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副總裁陳向東在成立大會宣讀了《中國培訓教育行業自律誠信公約》,與會代表紛紛在公約上鄭重簽字承諾。
“依法辦學、誠信辦學、規范辦學”,這也是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給這次成立大會發來賀信中的勉勵與希望。近年來,針對民辦培訓教育機構社會需求和發展空間進一步增大,如何“在規范中發展、在發展中規范”日益顯得重要。目前,全國已有一批民辦培訓教育機構積極為中小學學生量身定做個性化培養方案,彌補了應試教育的千人一面、循軌蹈矩、“以產定銷”、“格式化”教學模式的短板,如《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所要求的,“注重因材施教,關注學生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優勢潛能”,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充分認可和歡迎。
同時,確有少數培訓教育機構辦學思想不端正,培訓質量和服務水平不高,收費價格與培訓實效相分離,誠信缺失,也影響了整個行業的信譽。當前,國家正在貫徹實施《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深化辦學體制改革、大力支持民辦教育、依法管理民辦教育是其中重要內容,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培訓教育專業委員會的成立,中國民辦培訓教育行業“自律誠信公約”的發布,將形成以教育行政部門為主導,行業組織實施監管、培訓教育機構依法自主辦學的有效治理結構,進一步規范和確保民辦培訓教育機構的持續、科學發展,并將對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以至整個教育事業繁榮發展起到示范和帶動作用。
作為中國民辦培訓教育領域首個全國性、行業性、群眾性、服務性非政府公共組織,為進一步團結全國培訓教育機構及其教育工作者,開展培訓教育的信息交流、業務協作和實踐探索,引領培訓教育健康發展,增強培訓教育機構及從業者的社會責任感,提升培訓教育機構的公信力,提高培訓教育的整體水平,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培訓教育專業委員會在舉辦成立大會的同時,邀請中國民辦教育協會會長陶西平等眾多專家同與會的民辦培訓教育機構代表就“站在新的起點上”“新形勢下的民辦培訓教育新發展”等議題展開交流、探討。
據悉,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培訓教育專業委員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由章家祥擔任,秘書長由副理事長聶延軍兼任。第一屆常務理事會還決定,聘請原國家教委副主任、教育部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原主任鄒時炎,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中國教育學會初中教育專業委員會會長李錦韜等11名教育界老領導、老專家為培訓教育專業委員會名譽理事長和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