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訊傍晚,蒼南縣馬站鎮南坪村富民新村內,吳乃宜和老伴張羅好晚飯。不一會,8歲的孫女慧慧放學回家,三人圍坐一起吃飯,其樂融融。
眼下,吳乃宜的生活簡單而充實,每天和老伴照料上小學的孫女,空閑時就去村老年活動室,看人打牌,找人聊天。“人老了,越來越不中用了,但生活比以前好了。慧慧很乖,經常叫我們注意身體。”老人笑著說。
吳乃宜今年84歲,是原蒼南縣霞關鎮三澳村人,膝下原有4個兒子。2006年,“桑美”臺風來襲,一家人押上所有家當籌資買的漁船被掀翻,老人一夜間痛失3個兒子,還背上了兒子欠下的80余萬元債務。
家破人亡,債臺高筑,并沒有將老人打垮。“做人要講信用!只要是我兒子欠的錢,我一定想辦法還!”吳乃宜和老伴省吃儉用,夜以繼日地替人織漁網,撿飲料瓶換錢,只為能早一天把債還清。老人的事跡感動了所有人,大家親切地叫他“誠信老爹”,還紛紛伸出援手。到去年8月底,在吳乃宜一家人的努力下,加上社會各界幫助,吳家的舊債基本還清。
如今,吳乃宜搬進了富民新村的新房,但又欠下一筆債。為了還債,老人同樣十分節儉:新房只是簡單粉刷,再擺上幾件從老屋搬來的舊家具;如果孫女不在,就吃稀飯或面食,再弄上幾樣簡單的素菜;老兩口平時連一元零錢,都要思量著花。
“看到他們這么節省,我有時就送點雞蛋、馬鈴薯過去。可他們舍不得吃,偷偷拿去賣錢。”兒子吳秀全說,父親反而經常遞給他一些散錢,讓他拿去還債。“他對我說,如果他將來力不從心了,家里的債我一定要接著還。因為做人一定要誠信。”
“日子仍然過得很緊,但畢竟生活在改善。希望我們能早點還完債,我們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吳乃宜還特別感激那些曾幫過他家的好心人,“好人有好報,相信社會上的好心人肯定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