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現金貸行業監管風暴來臨,行業迎來洗牌期,近日,監管層發布《關于規范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網絡小額貸款業務開展清理整頓工作,《通知》劃出了行業三大門檻:綜合利率36%以下、牌照經營和場景依托。
此次監管政策下發,在行業引起不小震動,許多平臺業務受到影響,而與此同時,借著監管之風,部分借款用戶心理也開始發生變化,不僅期待著現金貸平臺在監管風暴中被徹底清退,甚至在各大論壇發布煽動言論,明確表示拒不還款,故意逾期,還蠱惑他人也加入“老賴”行列,一起抵制現金貸平臺的催收。
其實,借款用戶這種心理和行為都是極其錯誤的,因為《通知》除對現金貸平臺提出規范要求之外,其中第六條第二點也對借款人行為進行了規定,明確要求“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防范借款人多頭借貸和過度借貸,建立失信信息公開和聯合懲戒制度,使得失信者一處失信、處處受限”。而早在11月底,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牽頭組建市場化個人征信機構,即“信聯”,意在為中央銀行征信系統補充,主要服務對象為互聯網金融個人借貸業務機構,且數據共享。
據報道,信用信息共享平臺與信聯或將打通。也就是說,借款用戶如惡意逾期,拒不還款,逾期記錄等失信信息不僅將被上傳至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也將同步到信聯,很可能會造成貸款、信用卡被拒,找工作、出國也會受到影響,如果出現非常嚴重的“老賴”情況,基本上連住宿、出行、子女讀書上學、買房買車等正常生活也會造成重大影響。另外,拒不還款的“老賴”用戶將會受到法院的強制執行,甚至會納入法院失信人名單,追究刑事責任。
據了解,目前已有多家現金貸平臺接入中央銀行征信信聯系統,同時,貸上錢、向錢貸等部分平臺曾發公告表示高度參與失信信息共享與聯合懲戒工作,并通過與多家持牌金融機構和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員單位合作的方式,向中央銀行個人征信系統以及互聯網金融行業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進行用戶逾期數據上傳。
為此,貸上錢等平臺呼吁用戶要愛惜自己的信用,在款項到期之時要按時還款,切勿逾期或惡意拖欠,以免因幾百甚至上千元的小錢在中央銀行征信系統留下信用污點,為未來生活及子女后代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和損失。